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档案史志

《民乐年鉴2024·组织工作》

来源: 民乐县地方史志办 作者: 日期: 2025-07-28 15:20

【概况】县委组织部下属事业单位6个,其中:正科级建制单位有县委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参公事业单位)、县人才服务中心、县老干部服务中心、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乡村振兴学院,副科级建制单位为信息化中心;挂牌单位有县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县委老干部局、县公务员局3个。至年底,全县共有党(工)委23个,其中:镇党委10个、机关事业党工委4个、社区党工委1个、工业园区党工委1个、两新组织党工委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1个、社会组织党委1个、企业党委2个、功能性行业党委2个;党组43个;基层党组织560个,其中:党委44个,党总支40个,党支部476个(农村党支部197个);有党员13357人,其中:女党员2811人,农民党员7530人,35岁以下党员245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5221人。

2023年12月,中共民乐县委组织部被张掖市档案局评为“甘肃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一级单位”。

【党建引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制定“半年提升行动”督导方案、考核办法,成立4个督导组推进反馈问题整改、农业农村重点任务落实,调整轮换驻村干部6批次32人,开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4次,提醒约谈36人,举办培训班4期,督促派出单位履行责任、各镇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以督查倒逼整改、用责任倒逼落实。拓展“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大力推行“片区党委+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组建万物春湖羊养殖片区党委等产业链党组织9个,链接带动119个企业和农民合作社、1622户农户抱团发展,实现党建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施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集成推进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实施“乡村磨坊、乡村冷链、乡村挂面加工作坊”等项目13项,落实中央省级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分红26.9万元,至第四季度,全县村均集体经济收入20.4万元,10万元以上的村166个、占比96.5%。建立县委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农村,制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重点任务清单》,全面推行“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定期说事、‘码’上响应、接诉即办”工作法,打造乡村治理示范村21个,确定党员联系户4363名,搭建“邻里小院”613个,开发“村情二维码”,实现村民诉求“一站式”化解、“一条龙”服务、“一张网”调度;在社区,坚持用好“大党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网格化治理、一键式响应”机制,规范运行社区“大党委”,创建标准化示范社区4个,采取“四个一批”措施补充社区工作者111名,打造“网格议事厅”“板凳夜谈会”、网格驿站等社区议事平台45个,150个单位党组织和2273名在职党员线上线下报到,常态化参加“红色星期五”等共建活动,帮办社区实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搬迁安置点,落实加强生态及地灾搬迁安置点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投入运行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4个便民服务站,中心集镇和乐民新城新建党群服务中心6个,拓展“三转三变”路径,推行“村社共治”模式,完善“一方隶属、双重管理”制度,以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同城同标”,以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同城同权”,以家门口就业实现“同城同工”,促进搬迁群众搬得下、能致富。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在机关,制定下发《开展“做悦读党员·建书香支部”读书活动方案》,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党课大赛、岗位大练兵擂台大比武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服务保障和促进中心工作水平;在学校医院,开展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院长)负责制情况“回头看”,督促指导各学校、医院修订完善党组织会议和校长(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有效解决“两张皮”问题,发挥“双促进”作用;在“两新”组织,深入开展“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开展“五个清”全面排查,“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均达到95%。实施“红色物业”培育计划,采取“大物业接管+红管家协管+楼委会直管”方式破解独栋楼院无人管理难题,190个居民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成立物业企业党支部17个、业主委员会25家,解决老旧小区治理难题216件。在离退休党组织,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扎实推进文艺惠民、赴外观摩等“乐为民乐·银领先锋”十个一系列主题活动,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提升离退休党组织组织力。

【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政治标准考察识别干部,认真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招录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干部或引进人才254人,运用“六察六看”工作法,对47个班子分析研判,发现识别干部112名。紧盯事业之需培优育强干部,深入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聚焦项目建设、生态及地灾搬迁、招商引资等工作,上派下挂干部261人,推动优秀干部到高质量发展一线德才、重基层、重实绩、重实干、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调整任免干部5批次222人,推荐晋升职级等级250人,推荐考察“担当作为好干部”11人,广大干部的干劲冲劲闯劲充分激发。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制定《民乐县县管领导班子和科级干部综合考核办法》。注重常态长效从严管理干部,加强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管理监督,开展重点领域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问题整治工作,及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3名,上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37份,开展离任或任中审计26人,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监督体系。

【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基础建设攻坚行动,调整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265个,分类晋级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1个,实现85%以上党支部达到四星级以上。建强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对乡村班子进行全覆盖调研分析,调整补充村“两委”班子18个,补齐乡镇空编缺员53人;实施“雁阵培育”计划,对村“两委”成员进行任职资格联审,储备大专以上学历村级后备干部181名,选聘大学生村文书36名,97.7%的村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加大经费保障和阵地建设力度,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党建工作内容的通知》,全面落实党费拨返等政策规定,拨付县管党费52万元,指导经风雨、壮筋骨。牢固树立重深入基层开展“结对帮扶·爱心民乐”关爱活动42个农村、机关、社区、“两新”组织改建党建阵地。开展新兴领域党建集中攻坚行动,强化社区兜底管理职能,探索跨区联建、政企联建等方法,推动112名新就业群体党员有效纳入党组织管理。

【特色党建品牌】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创业带富、机关党员亮牌服务、“两新”组织党员争当先锋等党员先锋行动,设立党员示范岗688个、党员责任区327个,组建党员突击队122个,梳理党员干部承诺践诺事项9689项。扎实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培树各类典型榜样95个。常态化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服务机制,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3021人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451人次。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爱心民乐”工程建设,帮助解决“一老一小一困”等群体实际困难653个,帮办实事946件。与市关工委联合开展“情暖冬日·爱润童心”关爱助学活动,资助困难学生50人。

【干部培训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全省、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科级干部专题轮训班5期,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深学细研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注重按需培训,通过“订单式”制订年度培训计划、“点名调训”确保培训需求、培训对象精准化。注重专业训练,立足工业主导型和生态功能型发展定位,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28期2500多人次。围绕全域旅游、现代产业发展、工业突破等,邀请27名市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指导实践;围绕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构建“小县大城”格局等,以学习小分队等形式举办赴外培训班次4期135人次。注重培训实效,实战化历练提能,推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岗位练兵+业务比武”“线上培训+线下实践”“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等多样化培训模式,各类班次运用案例式、模拟式、情景式等实战方式达到总课时的31%,举办抗洪抢险暨山洪灾害防御和地震应急救援实战化桌面推演、实战演练1期50余人次,培养一批岗位能手、专业骨干、行家里手。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基础保障,研究制定《全县干部教育培训“五个一批”建设方案》,从培养一批名师、打造一批好课程、开发一批本地教材、建成一批特色现场教学点、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着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积极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27名领导干部充分发挥理论特长和实践优势,在各类班次讲具体工作实务、工作经验、工作方法35次,领导干部授课比重占总课时的25%。

【公务员录用和管理】紧紧围绕服务党的工作全局推进考录工作,通盘考虑发展需求、单位需求、岗位需求,严格职位招考条件设置,统筹运用考录、调任、转任等方式,多渠道选拔补充公务员。全年通过公开考录、定向招录、调任等方式补充公务员54人,其中面向社会统招46人、选调生5人、调任3人。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县内+县外”等多种方式,加强党内法规、法律知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能力。实施“四个一线”培养锻炼计划,注重选派优秀年轻公务员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生态及地灾搬迁、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岗位培养,引导公务员在攻坚克难中练就过硬本领、在斗争实践中淬炼钢筋铁骨。贯彻落实市委精准化专业化实战化培训全面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三年行动要求,先后举办公务员专题培训班1期,培训公务员80余人次,举办其他专业化精准化培训班31期,培训党员干部2749人次,组织公务员参加网络培训1000余人次。完善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体系,研究制定《民乐县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工作实施办法》《民乐县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专项考核工作实施办法》《民乐县重点工作和重点建设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专项考核实施方案》《民乐县2023年度重点工作季度考评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突出政治素质、工作实绩、为民服务、作风建设考核,全面考核公务员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完成目标任务的能力,让“干得好的考得好”。注重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推行“月评比、季考核、半年总结”的平时考核制度,先后选取8个单位作为平时考核联系点,分类分层次进行考核,累计为300名嘉奖、记三等功公务员集中颁发证书、奖章。组织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推选工作,表彰参与招商引资、生态及地灾搬迁、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先进个人15名,引导公务员在躬身为民服务中擦亮人民公仆底色。严格落实乡镇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提高至25%、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以上、乡镇工作补贴等政策要求,通过年轻公务员向一线选派、优秀人才从一线选拔、职级晋升向一线倾斜、政策待遇向一线保障等,有效解决“基层留不住人”的问题。牢固树立“以实干实绩论英雄”的选人用人导向,组织开展职级晋升工作7批次240余人次,干部干事创业动能不断激发。

【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管理监督常态化一体抓工作的意见》,深入实施年轻干部“萃英计划”,运用“察、谈、研、评”四步识别法储备各层级优秀年轻干部87名,做优10名选调生管理培养工作,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严格落实“两个四分之一”要求,大力选拔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提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15名,县直党政部门配备女干部的领导班子达51.43%;乡镇党政正职35岁以下的达20%,班子成员35岁左右的达58%,班子成员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69%,整个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更富生机活力。

【评先评优工作】各党(工)委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通过下级党组织上报、党(工)委核实党员档案和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查证相结合的方式,对本镇、本部门单位截至2023年“七一”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进行摸排统计,确保做到全面覆盖、精确到人,共摸排符合颁发条件的老党员141名。按照统一要求,各党(工)委对141名拟颁发对象积极征求纪检监察、公安、政法、统战、信访、卫健等部门意见后进行公示,并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和要求,141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全部颁发到位。

【干部关爱】制定落实《民乐县关心关爱干部激励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及其具体落实举措,探索建立基层选人用人留人的长效机制,择优选拔21名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累计晋升乡镇干部职级等级54人,使基层一线成为识别提拔干部的“主考场”。抓好跨部门跨层级交流,选调15名乡镇干部到县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工作,实现干部到基层培养、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探索推行干部职工“荣誉退休”制度,及时为161名退休人员办理退休证。建立健全法定休假和休假情况报告机制,制定《民乐县加强干部健康状况了解和报告工作实施方案》,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及村干部进行健康体检。将身心健康知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每期培训班次至少安排1课时健康知识教学内容,持续为干部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人才工作】坚持把人才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召开县委人才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出台2023—2025年人才发展规划、加强招才引智助推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人才支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机制。树立品德、实绩、贡献评价导向,制定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的工匠技能等级评价标准,324名职业农民、专技人才获评更高层次职称,人才服务发展积极性竞相迸发。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人才工作,县级领导常态化联系服务56名高层次人才,组织开展市县“拔尖人才”“金张掖人才服务卡”等推荐选拔活动,新增人才公寓10套,成功申报全市“揭榜挂帅”项目1项,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围绕“三个示范区(园)”建设等重点任务,赴重点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单位开展人才需求调研21场次,全面摸清企业人才发展现状和需求情况。持续实施“3+X”精准引才计划,组团前往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开展“魅力民乐·职等你来”“三进校园”等系列引才活动6场次,引进教育卫生、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189名,选派5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赴外研修。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留民来民就业创业行动,跟进落实就业补贴、创新创业信贷等优惠政策和“一条龙”创业扶持措施,为滨河集团、华瑞农业等13家重点企业招聘急需人才54名,吸引898名毕业生来民就业创业,县域人才集群不断壮大。常态化抓好“十业百社万才”计划实施,深入32家重点企业、16个优秀人才专家工作室和人才示范基地开展分析调研,创建雪域祁连、集华农业等人才示范基地5个,新建县级优秀专家工作室10家。深入实施“一产业一人才”支撑计划,依托集华农业、电商中心、诚泰药业、芸莱福等重点企业,组建马铃薯、电子商务、中药材、油菜制种等产业人才联盟5个,推动产才深度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百村万岗”就业培训计划,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围绕现代种业、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开展专题培训23期1840人次。大力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举办“技能兴业·建功民乐”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代训,选拔培养养老护理、畜牧技术、导游服务等领域技能人才2600多人次。制定出台《加强招才引智助推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方案》,组建招商小分队4支,聘请招商大使、职业经纪人18人,引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3项,完成省外到位资金34.59亿元。加大电商直播人才培育力度,开展“彩虹张掖千人主播团矩阵”建设培训,举办县级主播大赛,培养电商人才520余名,紫皮大蒜、手工挂面、金红果等一批特色农特产品上行通道不断拓宽。深化农技人才“联镇包村挂项”制度,选派168名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下沉乡村振兴重点村、人才引领型合作社等常态化开展“五个一”服务活动,提出产业发展可行性意见建议12项,落实转化科技成果6项,一批乡土人才成为服务发展、造福群众的“真专家”。

【老干部工作】坚持以“乐为民乐·银领先锋”十个一主题活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发挥作用、服务管理和老干部部门自身建设,持续深化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不断推动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工作的系统指导。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组织线上线下专题报告、“初心讲堂”等集中学习26场次。打造“乐为民乐·银领先锋”党建品牌,红歌颂党恩、党性锻炼实践等“十个一”系列活动全面落实,党建品牌工作典型案例已上报。推行支部“标准+示范”建设,创建市级“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4个、申报省级1个。健全党支部班子,补选支部书记(委员)3人,新纳管党员11名。深化拓展“离退休干部助力乡村振兴暨基层治理”行动,整合宣传、政法、农业等部门资源组建“银发人才小分队”7支,分行业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健全双向服务机制,组织老党员、老年大学学员到居住社区报到,联合开展小区整治、主动创稳等共建活动,14名老党员主动担任楼栋长、党员联系户,参选业委会。深化“畅谈”“建言”系列活动,组织引导老同志在新闻媒体、重大会议上发声点赞、建言献策,增添正能量。落实“五联五送五必访”关爱行动,探视走访生病住院、高龄老党员等38人,在重大节日集中慰问离退休干部310人次、遗属27人次,为4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制订老年大学2023年度教学计划,完成课时288个,参训学员154人。积极与南街、团结巷社区和祁民医药联合开展“义务植树”志愿活动、庆七一“红歌颂党恩”、趣味运动会等共建活动,得到老同志普遍认可。补充“五老”团成员4人,联合宣传、司法等成员单位开展宣讲活动28场次。组织公安、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和“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集中开展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监督检查。

【乡村振兴学院工作】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积极融入全县乡村建设行动和“3区3镇30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积极搭建“工作室+人才+试验示范基地”产学研平台,柔性引进兼职教师203名,特聘教师35名。建设前进牧业、张掖超越、华瑞农业、集华农业、诚泰药业、鹏欣养殖合作社、昌芳专业合作社、民乐电商服务中心等24个有特色且实力雄厚的企业作为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严格按照“1+2+N”课程体系,持续优化课程,拓宽课程内容,自主研发录制理论政策、技能技术等视频课程32集。结合人社部门农民职称评审工作,按照人社部门的标准,为培训合格的乡村“五支队伍”人才评定职称,推荐36名培训合格乡村技术人才评审农民职称。根据市委组织部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要求,投入资金30万元,开展民乐县乡村产业振兴人才研培项目,较好完成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各项任务。成功申报人社系统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并积极组织农业种植类、电子商务类高级工考试工作,为项目建设打好基础。严格按照《2023年度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各类专题培训17期次,培训各类专技人才1280人次,其中:完成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用技能示范培训4期,“彩虹张掖千人主播团矩阵”建设专业化电商技能培训班4期,立足民乐县优势产业发展,开展蔬菜、畜牧、中药材、林果、马铃薯等专题培训9期次。邀请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市农科院、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前来授课50余次,组织到前进牧业、集华农业、华瑞农业、诚泰药业、滨河集团等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17次,赴外县区观摩学习6次,组织研讨交流17场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